每到星期日,文山城響水橋農貿市場就有苗族服飾一條街,非常壯觀。苗繡,則是苗族服飾上最耀眼的“明珠”。
苗繡是苗族源遠流長的手工藝術,是苗族服飾主要的裝飾手段,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。云南文山居住著許多苗族同胞,他們創造了不同樣式、風格的服飾。他們的服飾有便裝與盛裝之分,平日著便裝,節日或姑娘出嫁時著盛裝,無論服裝還是頭飾,工藝復雜,做工精細,異常漂亮。
苗繡的另一特色是借助色彩的運用、圖案的搭配,達到視覺上的多維空間,形成多視角的圖案,從而達到"橫看成嶺側成峰"的立體與平面統一的視覺效果。
“我今年75歲了,從我懂事起就開始做苗繡,有60多年了。”文山市喜得沖的老奶奶向永珍耳聰目明,一邊挑花一邊向筆者介紹。坐在旁邊的是她妹妹,今年65歲,從小就跟著她一起做苗繡。苗繡豐富了她們那一代人的人生,也改變了她們那一代人的生活。
德厚鎮石榴紅村的陶保文也租了個攤位,生意非常好,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歡他家縫制的苗族服裝。“我家老婆、兒子、兒子媳婦負責縫制,我負責銷售。因為質量好,買的人自然就多了。”陶保文對自己的生意很有信心,苗服生意也讓他蓋了新房,買了新車,過上了好日子。
“丘北的苗族服飾結合了文山州七縣一市的特點,受眾面很廣,所以每個縣的趕集日我都會去,賣得也很好。”丘北的吳建文自有一套生意經,苗族服飾賣得風生水起。
繡是名副其實的
苗族服飾的“靈魂”
(文山市紀委監委 王銘堅 攝影報道)
(編輯:劉梅 排版:鐘曉明 審核:梁丹)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