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人民日報發表了堅決糾正“四風”新表現系列評論文章,文章指出:唱高調既顯示了“高姿態”,也貌似有“高水平”,但暴露出的卻是人格的平庸和作風的虛浮,可謂是一種“語言腐敗”。
“語言腐敗”的典型形式是冠惡行以美名,或冠善行以惡名。在現實工作生活中,有的黨員領導干部黨內不稱同志稱行政職務,甚至稱呼副職為正職,熱衷給副職“戴高帽”;督查巡視工作中言不由衷,表揚天花亂墜,批評蜻蜓點水;在民主生活會上擅長當“老好人”給領導“放高炮”,看似批評實為表揚。這種語言上的“賄賂”,雖不屬于物質賄賂的范疇,不涉及顯性的利益輸送,不會造成明顯的現實損害,但同樣會損害黨風、危害作風。
《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》明確指出,黨內不準搞拉拉扯扯、吹吹拍拍、阿諛奉承。看似不痛不癢的“贊美”、職務上的“高帽子”和彼此間的庸俗稱呼,說小了是微腐敗,但是不加遏制就會演變成宗派主義、圈子文化,就會破壞黨內團結統一,損害黨內風氣。
筆者認為,抵制“語言上的腐敗”需要提升“政治免疫能力”和筑牢“思想防火墻”。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抵制“語言上的腐敗”,防止“糖衣炮彈”的襲擊,一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,摒棄“本位主義”的“官念”,力戒“官僚主義”,遠離“高帽”和語言“鴉片”;二要加強黨性修養,補足精神之鈣,強化政治定力,在“甜言”面前不飄飄然,在“甜言蜜語”聲中不昏昏然;三要堅持原則、率先垂范,大興實事求是之風,提倡簡樸直白的語言風格,對追捧奉承上級領導的現象保持“零容忍”;四要形成良好選人用人導向,讓溜須拍馬、阿諛奉承的人沒有市場,讓“信念堅定、為民服務、勤政務實、敢于擔當、清正廉潔”的好干部有位有為。(高文)
請輸入驗證碼